春来能几日,腊里未开年。
物色已如此,风光何习然。
半醒行似醉,微困坐成眠。
欲写融融意,都无句可传。
春暄
春来能几日,腊里未开年。
物色已如此,风光何习然。
半醒行似醉,微困坐成眠。
欲写融融意,都无句可传。
注释:
- 春来能几日:春天来了又能持续多久呢?
- 腊里未开年:在农历十二月(腊月)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是新年了。
- 物色已如此:万物的色彩都已经是如此。
- 风光何习然:自然风光又是怎样的样子呢?
- 半醒行似醉:半睡半醒之间行走时好像喝得醉醺醺的。
- 微困坐成眠:稍微有些困倦就坐着睡着了。
- 欲写融融意:想要表达一种温暖、和谐的情感。
- 都无句可传: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白。
首两句:”春来能几日,腊里未开年。” 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时间上的错位感。春天来得短暂,而冬天的末尾还未迎来新的一年。这种对比强调了岁月流逝的迅速和时间的无情。
第三、四句:”物色已如此,风光何习然。” 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对春天的感慨。”物色”在这里指的是景物、景色,”已如此”表示已经如此多,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虽然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忙碌与变化。”风光何习然”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风光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无奈感受。
第五、六句:”半醒行似醉,微困坐成眠。” 诗人用”半醒”和”微困”这两个状态,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春天中的状态:既有清醒时的喜悦,也有困顿时的慵懒。这种状态的转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感悟。
最后两句:”欲写融融意,都无句可传。” 诗人在尝试表达内心的温暖和和谐时遇到了困难。这里的”融融意”可能是指春天带来的温暖和希望,而”句可传”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愿望却没有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同时,诗人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