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穷能到骨,何物可愁翁。
守口双奁静,抄书万卷空。
朝天尊𣓨氏,胜地说壶公。
脱屣俱无滞,斑衣泪自红。

注释:

曾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挽诗:曾,指曾慥(1056-1121),宋代文学家、藏书家。父亲文思公,即文思和尚,为北宋高僧、诗人。此诗是曾慥为其父写的挽诗。

忍穷能到骨,何物可愁翁:忍受贫困到了骨髓,还有什么忧愁的人呢?

守口双奁静,抄书万卷空:紧闭的嘴,就像两扇关闭的镜子;空手抄写的书籍堆积如山。

朝天尊𣓨氏,胜地说壶公:向天上敬礼的是尊者,与仙人壶公相比更胜一筹。

脱屣俱无滞,斑衣泪自红:脱掉鞋子毫无障碍,斑斑衣衫上泪痕红润。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故的父亲曾文思的挽词。全诗四句,语言朴实自然,感情深沉凝重,风格沉郁苍凉。首句“忍穷”二字点明题旨,表现了作者对亡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何物可愁翁”,既是实写,又是反问,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第二句“守口双奁静”写父亲一生好学不倦,晚年更是专心致志于读书,其书房之静,可见其学问之深。第三句“抄书万卷空”,进一步写父亲刻苦学习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以“脱屣”和“斑衣”作陪衬,衬托出“无滞”和“泪自红”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亡父的无限悲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