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人先去,西坡事又非。
客情何所向,老泪不禁挥。
日短輀车急,山寒冢未腓。
犹闻辞楚辟,来救越民饥。

【注释】:

黄寺丞挽诗 —— 挽辞中说:“白鹿人先去,西坡事又非”,是说白鹿先生(指黄庭坚)去后,西坡的事情又发生了变故。“客情何所向,老泪不禁挥”二句,言自己客居他乡,心情悲怆,老泪纵横,无法抑制。“日短輀车急,山寒冢未腓”两句,描绘旅途艰辛。日短行路艰难,轑车行进速度加快;山寒墓穴尚在,但已无尸骨可葬,说明战乱频仍,死者不能归葬。“犹闻辞楚辟,来救越民饥”二句,言听说白鹿先生离开朝廷,是为了到楚地救灾,解救百姓的饥饿。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黄庭坚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任太史,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谪,次年出知陈州。熙宁九年(1076),苏轼贬谪黄州,与黄庭坚有书信往来。这首诗即作于黄庭坚由陈州赴任途中,送别好友苏轼。全诗以“客情”二字领起,点明送别的主题,首联写送别之景:友人离去,作者伫立原野,目送其远去的身影。颔联写送别的情怀:诗人面对逝去的友人,内心充满了悲伤之情。颈联写路途艰难,诗人形容自己的行程十分艰辛,连山中寒冷也难以抵挡。尾联写友人离去的原因:原来,苏轼为了救助楚州的百姓,才离开朝廷。末句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