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前江路接征廛,舍后湖光净渺然。
不许红尘穿港入,独携黄妳过桥眠。
禽鱼上下诗三百,风雨阴晴易二篇。
定有真人泛莲叶,夜深吹杖听芸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译文和赏析:
注释:
- 舍前江路接征廛:在房屋前面,江流的道路与市集相接。
- 舍后湖光净渺然:房屋后面的湖面清澈宁静,景色优美。
- 不许红尘穿港入:不允许世俗的尘埃穿过这条小港进入。
- 黄妳过桥眠:独自携带着一只黄色的猫,经过桥梁时休息入睡。
- 禽鱼上下诗三百:鸟儿和鱼儿自由自在地飞翔,诗三百首。
- 风雨阴晴易二篇:无论风雨阴晴,都可以写出两篇文章。
- 定有真人泛莲叶:一定有一个仙人乘坐莲叶。
- 夜深吹杖听芸编:晚上听到有人用竹棍敲打,是在编撰书籍。
译文:
我在舍前的路上,江水连接着市场的喧嚣;
房屋后面,湖面显得格外宁静,波光粼粼。
我不容许尘世的烦恼进入我的小港,只允许黄猫带着我过桥安睡。
鸟儿和鱼儿自由自在,可以写出三百首诗。
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我都能找到合适的题材来创作。
必定有一个仙人乘坐莲叶,夜晚听到有人敲打着竹棍,那是有人在编写书籍。
赏析:
《偶作》通过描绘作者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诗句中没有明显的哲理或深刻的社会批判,而是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第一联“舍前江路接征廛,舍后湖光净渺然”,描述了作者住所附近的自然环境,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和宁静。第二联“不许红尘穿港入,独携黄妳过桥眠”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第三联“禽鱼上下诗三百,风雨阴晴易二篇”,反映了作者观察自然、体悟生活的深刻感悟。无论是鸟类飞翔还是鱼跃,都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入理解,是诗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眼光的体现。
最后一联“定有真人泛莲叶,夜深吹杖听芸编”,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那些追求精神境界高洁之人,他们像泛舟于莲叶之上的仙人一样超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夜晚静坐聆听他人编撰书籍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传承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