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从军不废诗,何妨笳鼓间箫篪。
秋城夜观无公事,月胁天心有咏思。
岁稔公私方暇乐,时平福履正来绥。
金陵风月三千首,共看君侯羽扇麾。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观看金陵城的景象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诗中既有对壮士从军的赞美,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壮士从军不废诗,何妨笳鼓间箫篪。
  • 壮士从军: 指壮士从军征战,即士兵参军作战。
  • 不废诗: “废”意为放弃、废止。这里表示诗人虽身处军中,却并未放弃写作。
  • 何妨: 意为“有什么妨碍”。
  • 笳(jiā)鼓: 古代乐器,多用于边塞,代表战争或出征。
  • 箫篪(chí): 两种吹奏用管乐器,此处泛指各种乐器。
  • 译文: 壮士从军作战,却依然坚持创作诗歌,并不因为战事而停止写作。这表现了诗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忘文学创作。
  1. 秋城夜观无公事,月胁天心有咏思。
  • 秋城夜观: 指秋天的夜晚站在城市高处观赏夜景。
  • 无公事: 没有公务或事务。
  • 月胁天心: “月胁”形容月亮明亮如刀,直逼天际。“胁”在这里是迫近的意思。“天心”指天空,引申为国家或皇帝的心。
  • 译文: 在秋天的夜晚登上城墙观赏风景,没有其他公事,只有对月亮的欣赏和对国家的忧思。
  1. 岁稔公私方暇乐,时平福履正来绥。
  • 岁稔: 年成丰收。
  • 公私方暇乐: 公家和个人都暂时有了空闲时间,可以享受快乐的时光。
  • 时平: 天下太平。
  • 福履正来绥: “福履”意为幸福,“绥”是安抚、安定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国家的繁荣稳定带给人民的安定和幸福。
  • 译文: 当年成丰收,公家和私人都能暂时享受闲暇之乐;国家太平,人们安居乐业。
  1. 金陵风月三千首,共看君侯羽扇麾。
  • 金陵: 古称南京,今南京市。
  • 风月: 风光和月色,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致或事物。
  • 君侯: 对人的尊称,这里特指某位官员或领导。
  • 羽扇麾: “羽扇”是古代的一种武器,挥动羽毛状的兵器象征指挥。“麾”是古代的一种旗帜,用于指挥军队。
  • 译文: 南京的美景不胜枚举,我们共同来欣赏这位官员挥舞羽扇指挥的场景。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在金陵城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壮士从军的赞美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忧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困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