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建邺花如锦,社日秦淮酒似油。
绣阁相传住针线,高堂有喜送觥筹。
兔经三夜光长好,燕入新年语不休。
商略重闱何许寿,八千才是一春秋。
【注释】
建邺:指南京。秦淮:指秦淮河,今南京市秦淮区。针线:刺绣用的丝线。觥筹:盛满酒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春天里建邺、秦淮一带风光如锦绣,社日里秦淮河两岸的居民欢饮如油;后四句写绣阁中的少女在绣制着花鸟,高堂上人们举杯祝福。此诗是送人归乡时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之情。
“春风”两句,写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社日”,即土地神的生日,民间有祭祀活动。“秦淮”二句,写节日期间的风俗,秦淮河两岸的居民都来饮酒作乐,十分热闹。这四句中用字不多,但描写了景物和活动,使人如见其景。
“绣阁”两句,写妇女们忙着绣花,男人们忙于喝酒,一派欢乐气氛。“针线”一句,写妇女们正在绣制花鸟,而“高堂”一句则说男子们正忙着举杯祝愿。这两句中用字较多,却写得十分细腻传神,充分表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末两句写祝寿之事。“兔经三夜”一句,写月色美好,月光下兔子的影子显得格外长;“燕入新年”一句,写燕子刚从南方飞回,年复一年又到了新的一年。两句以“兔”、“燕”喻人,写出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译文】
春风中南京的建邺花开得像锦缎,社日里秦淮河边的人们像喝着油一样快乐。
绣阁里的姑娘们忙着绣花,高堂上的人们举杯祝福。
月亮经过三个夜晚变得明亮如昼,燕子刚从南方飞回年年岁岁都这样。
商略重闱何许寿?八千才是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