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事急于翻白饼,人情难似塞黄河。
谁能戴雪三千丈,更踏冲风十二波。
父老共倾同社酒,儿童齐唱牧牛歌。
烦君为较田家乐,比似兵家孰少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画面,展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艰辛与坚韧。
首句“戎事急于翻白饼”描绘了战事紧迫,人们忙于应对战争的景象。这里的“翻白饼”可能是指处理军务、备战等事务。
次句“人情难似塞黄河”则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水势汹涌、无法阻挡,象征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苦难。这句诗以黄河比喻战争,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对人民的破坏作用。
第三句“谁能戴雪三千丈”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里的“戴雪”可能是指承受战乱带来的损失或苦难。而“三千丈”则形容这种苦难的严重程度,如同雪花堆积成山一样。
第四句“更踏冲风十二波”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这里的“踏冲风”可能是指冲锋陷阵,而“十二波”则形容战斗的激烈程度,如同波浪冲击一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五句“父老共倾同社酒”展现了战后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里的“共倾同社酒”可能是指共同庆祝胜利、共享欢乐的场景。这句诗表达了人民在战争结束后的喜悦心情。
第六句“儿童齐唱牧牛歌”描绘了战后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齐唱牧牛歌”可能是指孩子们在一起唱歌、嬉戏的情景。这句诗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之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烦君为较田家乐,比似兵家孰少多”则是以比较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这里的“田家乐”可能是指田园生活的快乐与宁静,而“兵家孰少多”则可能是在比较战争中的牺牲与和平时期的快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损失、展示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反映战后人民的喜悦与期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