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平生惟良资共理,病夫何以副旁求。

诗句输出: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译文输出:

如同一叶无根的轻舟,不留恋世间的纷扰与纷争;如同一棵无知的枯木,无心去感受世间的美好与凄凉。

注释说明:

  1. 虚舟:比喻没有根的浮萍或无根的轻浮之物,形容心境如无根之舟,不受世事所累。
  2. 坎和流:指世间的是非、纷争等困扰。
  3. 槁木:指枯死的树木,比喻无知无识,无法感知世界的美好。
  4. 春共秋:形容时间的流逝,春天和秋天一样,都代表着生命的变化和更迭。
  5.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庆幸自己一生追求简朴的生活,但也要理解并接受那些需要被约束和保护的万户家庭。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世界的无奈。诗人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珍视,以及对需要保护的万户家庭的同情。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深沉的情感,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之外找到心灵的宁静之地。

译文输出:
我虽不记人间沧桑,但内心依然渴望着那份纯净的安宁。
注释说明:

  1. 虽:尽管
  2. 不记:忘记
  3. 人间沧桑:指人间世相变迁,世事沉浮。
  4. 但:但是
  5. 内心:指内心深处
  6. 依然:仍然
  7. 渴望:希望
  8. 那份纯净的安宁:指内心中最为纯粹的宁静与平和。
  9. 但:但是
  10. 但:但是
  11. 内心:指内心深处
  12. 依然:仍然
  13. 渴望:希望
  14. 那份纯净的安宁:指内心中最为纯粹的宁静与平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纯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不记”和“渴望”两个词,展现了其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同时,诗人也借此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精神寄托的需求,以及对于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