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嗜前训,蚤岁得明模。
中年困离索,旧学日荒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然后抓住各联中的重点词,理解诗意,概括作答即可:欧阳拾遗读书堂。嗟余嗜前训,蚤岁得明模。中年困离索,旧学日荒芜。

“欧阳拾遗”是作者自指,说自己曾为朝廷做官;“嗟余”,感叹之意,“嗜”,喜爱、爱好.“明模”,这里是指有明君之德的楷模;“蚤岁得明模”,年轻时就喜好学习有贤明君主之德的楷模.“离索”,即失意.“年困离索”,中年时遭遇了挫折,感到失意.“旧学”,指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荒”,指荒废.“日荒芜”,一天天地荒废.

译文:我从小就喜欢前人的教训,年轻时就学习了贤明君主的典范.中年时期,由于遭遇挫折,失去了志向,所学知识荒废了.(欧阳)拾遗先生在读书堂中,感慨万千.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诗的开头两句,诗人首先抒发自己的感慨,说自己自幼好学,对前代圣君的教诲十分喜爱,年轻时就喜欢学习有贤明君主之德的楷模.接着写自己中年时遭遇挫折,失去理想而荒废了学业.最后两句是对读书堂的感慨,欧阳拾遗在读书堂中感怀万千.

首联交代了自己早年喜爱学习的缘由,并突出了自己的志向高远.颔联写自己壮年时期因遭挫折而放弃追求理想,导致学业荒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道艰难的深深慨叹.颈联则直接点出读书堂这一意象所引发的人生感慨.尾联则由读书堂联想到欧阳公,以寄托自己的感慨之情.此诗一反常法,先叙事后抒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