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看书眼倍明,春来觅句思偏精。
不嗔科举遗佳士,更把时文教后生。

【注释】

①次韵:应和别人的诗词。衡山: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他曾任尚书右丞、太子宾客等职,世称“王右丞”。徐监:即王维的朋友、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徐凝。考府学试:唐制,诸州学生入国子学后,由地方长官主持考核考试,称为“府学试”。

②春:春天。觅句:寻求诗句,作诗。偏精:特别灵巧,特别精巧。

③嗔:恨。

【赏析】

这是一首和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七律。作者在这首诗中,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对王维的诗歌创作提出了诚挚的赞美。

王维是盛唐诗人,与孟浩然并称,后人誉为“王右丞”和“诗佛”,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及闲适隐逸的生活情趣。他的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清丽素雅。这首《夜坐吟怀赠徐凝博士》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首。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时的作品,所以诗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的首联两句,写自己因夜久读书而眼睛更加明亮,因春来觅句而思想更为精细。这里,“夜久”和“春来”两个状景的句子,把读书和作诗的时间和季节都写得很有意味,既表现出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显示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爱好和追求。

颔联一句,是说王维并不责怪自己因为科举考试而遗弃了那些优秀的士人,而更应该把时文教给后来的年轻人。这实际上是在说王维并不认为科举是埋没了人才,而是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很难得的。

王维的这种观点和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他在这首诗里所表达出的这种超越名利、追求真理的崇高情操,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