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
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
行循古塘上,步入青林间。
不见荷筱人,但与二子言。
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
古来剡溪上,兴尽明月天。
亦有好事人,稽山回酒船。
兹游虽不逢,赖古多此贤。
作诗解严郑,相视各欣然。

与郑检法庄贤良往三山访陆提举不值

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

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

行循古塘上,步入青林间。

不见荷筱人,但与二子言。

注释:好客的汉内史,写下了《漆园》这部书。他肯跟随一个先生,一起前往三座神山去探访。沿着古代的池塘走,走进了青青的树林中。没有见到荷花小草的人,只有和两个儿子交谈。

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

注释:并不是因为海风吹拂才来到这里,心里满意我就自己返回了。

古来剡溪上,兴尽明月天。

注释:自古以来,在剡溪之上,兴致到了极点,只见明月当空。

亦有好事人,稽山回酒船。

注释:也有个喜欢做事情的人,回到稽山后把酿酒的船都弄翻了。

兹游虽不逢,赖古多此贤。

诗句翻译:这次出游虽然没有遇到什么,但却能借助于古人。

作诗解严郑,相视各欣然。

注释:作诗来解释严、郑二人,他们看着彼此都很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游历中,拜访了严子陵和郑玄两位隐士。虽然他们并不在,但他却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

首联“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描绘的是严子陵的风采。严子陵,字子陵,东汉著名的学者、政治家,隐居于浙江桐庐富春江一带,被后世尊称为“卧龙”、“严子陵”。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张良的学生,也是汉代著名文学家之一。《史记》记载,严子陵曾担任汉朝的太傅,后来辞官归隐,选择在桐庐隐居生活。他的学问非常深厚,著有《周易注》、《春秋左氏传解》等著作。

颔联“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描绘了另一位隐士郑玄的形象。郑玄(127年-194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著名儒家学者、古文学家、天文历算学家。他曾任尚书令,为汉献帝立碑文,又受诏校订六经文字。他的学术成就极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颈联“行循古塘上,步入青林间。”描绘了两人游览的景致。古塘上的景色优美,青林间的环境宁静。这里的“三神山”是指传说中的蓬莱三岛,即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

尾联“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并没有被海风吹拂而去,而是内心感到满足,便自己回到了原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古代隐士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的学术成就,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