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惧天压,夸父追日走。
智微思远道,力小扶戾斗。
岂非志士节,犹在君子后。
恭惟鲁东家,用大无不有。
忧时甚援溺,慕主工自牖。
时难亦勇退,义合岂株守。
高第多伟人,言仕辄遭否。
嗟予本何能,过涉欲濡首。
杞人惧天压,夸父追日走。
杞人指古代传说中害怕天灾的人,夸父追日则是神话故事中的夸父,二者皆因对未知的恐惧而行动,这里以“天”和“日”来隐喻世间的艰难与挑战。
智微思远道,力小扶戾斗。
智慧不足,却想通过努力达到目标。这里的“智”和“思”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即虽有智慧但缺乏足够的力量,因此只能选择“远道”和“斗”。
岂非志士节,犹在君子后。
难道不是有志之士的气节,仍然落在君子之后。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志士仁人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虽然有志但能力不足的无奈。
恭惟鲁东家,用大无不有。
恭敬地想到鲁国东方那位贤能之人,用其才能无所不能。这里诗人以鲁国东方贤者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如对方但却有着同样抱负的决心。
忧时甚援溺,慕主工自牖。
忧虑时局就像溺水般无法自救,仰慕君主就如同打开窗户般希望有所作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改变现状的期望。
时难亦勇退,义合岂株守。
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勇敢地退出,道义所至岂能拘泥固守。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坚持正义的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原则,不轻易放弃。
高第多伟人,言仕辄遭否。
高官厚禄往往伴随着伟大的人才,然而一旦进入仕途往往遭到贬斥。这里反映了官场的现实,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往往遭遇挫折,甚至被误解。
嗟予本何能,过涉欲濡首。
感叹我有什么能力,只是涉足世事却已沾染污浊。诗人用“何能”表达了自己的无力感,而“欲濡首”则描绘了自己在世俗纷扰中挣扎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感慨和志向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比喻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坚持原则的执着。整首诗充满了悲愤与无奈,但又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