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
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
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
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诗句释义
1 画邱置学明如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画上放置的学问(教育)就像星星一样明亮。”这里的“画邱”可能指的是一个被绘制或描绘的地方,而“学明如星”则意味着这种学问的普及和重要性。
顽民殄戮何可矜: “顽民殄戮”指的是消灭或摧毁不守规矩、顽固不化的人。这里的“殄”是灭绝、消灭的意思,表达了对于这些行为的不可取或不值得同情的态度。
井田一变乡校废: “井田”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即井字形的土地划分。这句话描述的是随着这种制度的改变,原本用来教化民众的乡校(学校)也被迫关闭或废止。
斯民何往非干刑: “斯民”代指普通百姓,这里强调即使百姓们去向何处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里的“干刑”可以理解为遭受刑罚或法律的约束。
三复名言子曾子: 这句诗引用了孔子的话,“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里用孔子的话来表达对于坚持和承担重大责任的态度。
不独阳肤当守此: “阳肤”可能是指孔子的学生之一,此处可能是在说只有像孔子这样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才能坚守这样的理念。
未经师傅儿犹痴: “未经师傅”可能指的是没有经过正确教育和培养的普通人。这里的“儿犹痴”意味着他们仍然保持着天真或无知的状态。
尽在哀矜君勿喜: “尽”字在这里可能表示完全,而“哀矜”意为怜悯和同情。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对所有受苦的人民表现出怜悯和同情,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错误而感到高兴。
译文
在画上放置学问就像星光一般明亮,然而对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却无法怜悯。
随着井田制的变革,乡校也被废弃,这样的变化让百姓无处可逃,都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反复诵读孔子的名言,子曾子教导我们,作为士人不应该不具有宏伟的气度和坚定的意志。
那些没有得到正确教育的普通人,他们的纯真依旧,他们的行为需要我们的怜悯,而不是嘲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社会结构和教育方式的反思。它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压迫,同时呼吁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以促进社会的正义和进步。诗中的“画邱置学明如星”比喻了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而“井田一变乡校废”,则反映了旧有的秩序被打破后,教育体系的崩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现状的批判,呼唤社会对公正和教育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改革的期望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