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吹雨夜潇潇,独拥寒炉叹寂寥。
坐久不知更漏永,镫花零落篆香消。
【注释】
竹窗:用竹子做的窗户。漏:古代计时的器具,铜制,形如壶,壶口有刻度。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铛:古代烧炭火的锅。灯花:油灯芯燃烧时结的花纹。
【译文】
雨夜独坐,对着竹林般的窗户听着潇潇的风雨声,只有我一个人抱着寒炉感叹着孤独寂寞。
坐着的时间太长了,竟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更次了,灯火阑珊,篆香消散。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夜坐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清幽,后两句写自己的孤寂感伤之情。
“竹窗吹雨夜潇潇”一句点明时间、地点,营造了静谧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竹窗下,听那淅淅沥沥的雨声。这声音,伴随着夜的寂静,显得更加凄凉。
接着诗人描绘自己孤独的状态。“独拥寒炉叹寂寥”一句,诗人独自坐在寒炉旁,感叹着自己的寂寞。这里的“寒炉”,不仅仅是指一个实物,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寒冷、孤寂。
“坐久不知更漏永”一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他坐在那里,仿佛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更次的存在。这种状态,无疑加剧了他的寂寞和孤寂感。
诗人通过描述灯火阑珊、篆香消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