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量诸公上,声名一世宗。
平生无一愧,度外有兼容。
绠断一寻井,萝枯百尺松。
纷纷湖海士,末路更谁从。

【诗句注释】

  1. 宇量诸公(意指度量众人):衡量,估量。诸公:指同辈之人。
  2. 声名一世宗(意指声名显赫):声誉卓著为世人所敬仰。
  3. 平生无一愧(意指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人的事):一生坦荡,问心无私。
  4. 度外有兼容(意指超脱世俗,能包容他人):超越世俗的宽容与包容,不计较别人。
  5. 绠断一寻井(意指绳索已经断了,无法再吊起一斗水):比喻才气、精力耗尽。
  6. 萝枯百尺松(意指攀援不上百尺的大树):比喻才能有限,无法再上层楼。
  7. 末路更谁从(意指到了人生的尽头,又有谁会来陪伴自己):形容人生走到尽头,无人相助。

【译文】
衡量众人的才智,名声显赫,为世人所景仰。
一生中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人的事,心胸开阔,能够包容一切。
才力用尽了,只能再吊起一斗水;攀爬不到百尺高树,也无需再向上攀登。
在世间的纷扰中,最终只能一个人孤单面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东莱先生的挽词,表达了对先生一生为人处世态度的赞美和对其才华的敬仰。首句“宇量诸公”突出了东莱先生在众人中的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声名一世宗”则表明他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声望。接下来两句“平生无一愧,度外有兼容”则进一步强调了东莱先生坦荡无私的性格特点及其宽广的胸怀。诗中“绠断一寻井,萝枯百尺松”运用典故形象地描述了东莱先生才华横溢却未被完全发掘,以及其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困境。结尾“纷纷湖海士,末路更谁从”则揭示了诗人在感叹东莱先生的人生际遇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未来,暗示了诗人在面对人生低谷时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以挽词的形式,展现了东莱先生的人生哲学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