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出郭十里馀,嫩柳山花满岩麓。
苍苔蹭蹬步亦艰,百丈悬崖挂层屋。
老僧正睡门不闭,习习阴风起幽谷。
耳聩不闻琵琶声,但见一泓春水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晋城郊外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琵琶泓 - “琵琶”指的是一种乐器,而“泓”是指深水潭。这里可能是形容一个深潭,因为晋城郊外风景秀丽,有自然形成的深潭,所以用“琵琶泓”来形容这个地方。
  2. 晋城出郭十里馀 - “晋城”可能是指现在的山西省晋城市,“出郭”是指出了城的意思。这两句描述的是晋城郊外的距离,大约十里左右。
  3. 嫩柳山花满岩麓 - “嫩柳”指的是新长出的柳条,“山花”指的是山上的野花。这两句描绘的是山脚下,春天景色宜人,满是新发的柳树和花朵。
  4. 苍苔蹭蹬步亦艰 - “苍苔”指绿色的苔藓,“蹭蹬”在这里可能是指苔藓覆盖的地方,给人一种难以行走的感觉。这一句描绘的是山脚苔藓覆盖的艰难道路。
  5. 百丈悬崖挂层屋 - “百丈悬崖”是指非常高的悬崖,“层屋”指的是层层叠叠的房子。这两句描述了悬崖上的房屋,给人一种惊险而又壮观的感觉。
  6. 老僧正睡门不闭 - “老僧”是指年长的僧侣,“正睡”表示正在睡觉。这一句描绘的是寺院中的老僧正在睡觉,而且门也没有关闭,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7. 习习阴风起幽谷 - “习习”是指风吹的声音,“幽谷”指的是寂静的山谷。这两句描述了山谷中吹来的阵阵阴风,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8. 耳聩不闻琵琶声 - “耳聩”是指耳聋,“琵琶声”指的是弹琵琶的声音。这一句描绘的是尽管声音很响,但对于耳聋的人来说却听不见,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9. 但见一泓春水绿 - “一泓”是指一片水域,“春水绿”指的是春天的水颜色为绿色。这两句描述的是春天清澈的水域,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晋城郊外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自然美的地方。诗中的山水景色、老僧的生活以及独特的声音感受,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