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冰雪尽,欣欣花柳苏。
江澄炫初日,沙润茁新蒌。
久客亦劳止,我行犹载驱。
乾坤如许大,何处著吾庐。

【解析】

此诗作于甲申年(741),诗人自洛阳出发,沿黄河东行入汴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第一句:“渺渺冰雪尽”,“渺渺”,指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冰雪”是比喻,指战乱带来的国事艰难、民生凋敝。“尽”,消失。全句意为:战祸已将国事艰难、民生凋敝之景彻底扫荡干净。

第二句:“欣欣花柳苏”,“欣欣”,喜悦欢悦的样子。“花柳”,即花草树木。“苏”,复苏。“全句意为:春天的气息已驱散了寒冬的严寒,大自然恢复了生机。

第三句:“江澄炫初日”,“澄”,澄清,清澈见底。“炫”,炫耀,明亮耀眼。“初日”,新阳。这句意为:清澈的江水映着初升的太阳,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第四句:“沙润茁新蒌”,“沙润”,滋润。“茁新蒌”,生长出新芽。“新蒌”,嫩芽。这句意为:河沙浸润着,嫩芽在茁壮成长。

第五句:“久客亦劳止”,“久客”,长久居住他乡的人。“劳止”,劳累得停止下来。这句意为:长时间在外居住,我也觉得有些劳累,停下脚步。

第六句:“我行犹载驱”,“行”,行走,指旅途。“犹”,仍然。这句意为:尽管我仍在行走之中,但我仍然感到疲惫不堪。

第七句:“乾坤如许大,何处著吾庐”,“乾坤”,天地。“许大”,非常之大。“著”,安放。这句意为:天地如此宽广辽阔,我到哪里去安放下我的茅屋呢?

第八句:“乾坤如许大,何处著吾庐。”全句意为:天地如此宽广辽阔,我到哪里去安放下我的茅屋呢?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从洛阳出发赴汴州途中所作。开头两句写战乱过后大地重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三、四句写春光明媚,江水清澈,沙田沃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五、六句以“久客”二字承上启下。诗人虽身经动乱流离,但内心依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七、八句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仍在路上行进,却已经十分疲惫不堪,无法找到安身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