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夹道周,老干参天碧。
溜雨四十围,下视庭前柏。
垂根相勾联,敷荫接南国。
凌寒不改柯,阅人如过客。
山空秋月明,路远车尘寂。
清游记昨梦,危坐倚孤石。
矫首睇云萝,双凫生羽翼。

【解析】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九月二十一夜,作者梦游乱石丛中,出憩道傍,拂石坐古榕下仰视木杪萝蔓凌空,兴欲蜚举,觉而成为古篇。此首写梦中游历乱石丛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哲理思考。

“九月二十一夜梦至乱山丛石间出憩”“九月”点明了时间;“梦至”交代梦境的起始,是诗人入梦后的第一印象;“乱山”描写了梦游途中的自然景观;“丛石”表明了路途的险峻。

“古榕夹道周,老干参天碧”一句中,“夹道”“参天”写出了古榕的茂盛与高大,“碧”写出了树木颜色之翠绿。

“溜雨四十围,下视庭前柏”两句中,“溜雨四十围”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如帘,“下视庭前柏”则写出了在细雨蒙蒙之中,看到庭院前的柏树,由此可以想象出庭院的宁静。

“垂根相勾联,敷荫接南国”两句中,“垂根”指树根,“相勾联”说明树根相互交织在一起,“敷荫”指树叶遮蔽阳光,“接南国”表明树木生长的地方气候湿润,适宜生长。

“凌寒不改柯,阅人如过客”两句中,“凌寒不改柯”说明古榕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不会改变其枝柯的形状,体现出古榕的坚韧;“阅人如过客”则写出了诗人面对古榕时的感受,即诗人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过客一样来欣赏这棵古老的树。

“山空秋月明,路远车尘寂”两句中,“山空”指山路空旷,“秋月”指秋天的月亮,“清游记昨梦,危坐倚孤石”两句是说,在山间空旷的月光之下,诗人回忆起昨天的旅途,并独自坐在岩石上凝思着。

【答案】

示例:九月二十一夜(九月),梦至乱山丛(林)石间出憩(停歇)。

古榕夹道周(周),老(苍)干参天碧(翠绿)。

溜雨四十围(围),下视庭前柏(柏树)。

垂根(树根),相勾联(连接),敷荫(遮蔽)接南国(南方)。

凌寒不改柯(枝柯),阅人如过客(比喻自己如同一个过客)。

山空秋月明(空),路远车尘寂。

清游记昨梦(昨夜的梦),危坐倚孤石(独自依傍一石头)。

矫首睇云萝(仰望云彩上的藤蔓),双凫生羽翼(双鸟展翅飞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