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漏涩秋宵永,翠梧叶落敲金井。
锦帐香消枕玉寒,惊回昨梦难重省。
起来刁斗连营静,碧云飞下征鸿影。
蛮笺谁遣寄相思,锁窗笑剪并刀冷。
诗句逐句释义:
- 铜壶漏涩秋宵永,翠梧叶落敲金井。
- “铜壶漏涩”形容夜晚的时间漫长而寂静,仿佛可以听见时间的流动声。“秋宵永”则表达了秋天的夜晚特别长、特别宁静。
- “翠梧”通常指的是一种绿色的梧桐树,梧桐叶子在秋天会落下,这里用来形容树叶的飘落。“敲金井”可能是指梧叶落下的声音清脆悦耳,敲打着金色的井口。
- 锦帐香消枕玉寒,惊回昨梦难重省。
- “锦帐”通常指华丽的床帐,这里的使用可能表示某种奢华或舒适的睡眠环境。“香消”可能是指床上的香气已消散无踪,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 “枕玉”形容枕头像玉一样珍贵且柔软,可能是用某种珍贵的材料制成的。“寒”则强调了这种寒冷的感觉。
- “惊回昨梦难重省”意味着醒来后,那些梦境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回忆。这反映了一种从梦中惊醒后的迷茫和失落感。
- 起来刁斗连营静,碧云飞下征鸿影。
- “起来”指的是天亮后的动作,可能是起床或开始新的一天。“刁斗”是古代的一种信号工具,用来报时。
- “连营”可能指的是军营中连绵不绝的帐篷,暗示军队的规模之大。
- “碧云”通常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朝霞或者晨曦中的白云,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飞下征鸿影”描述的是大雁在空中飞行的场景,暗示了出征的紧张气氛。
- 蛮笺谁遣寄相思,锁窗笑剪并刀冷。
“蛮笺”指的是来自远方的信笺,可能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是某种特殊的地方信纸。“谁遣”表达了写信人的无奈和期待。
“锁窗”可能是指将窗户关闭,防止外面的风吹进来。
“笑剪并刀冷”形容了剪裁信件的动作,剪刀与冰冷的刀锋形成鲜明对比,可能暗示了内心的冷漠和无情。
译文:
铜壶漏声滴答声声长,夜幕低垂梧桐叶纷纷飘落。
锦被香息消散枕边凉,惊梦初醒往昔情思难再忆。
晨起哨声连营静无声,天际飞鸟留下征人影。
远方书信谁人传相思,锁窗一笑轻剪断情丝冷。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情景,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世界。首句以“铜壶漏涩秋宵永”开篇,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铜壶的滴答声与漫长的秋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又深沉的氛围。紧接着,“翠梧叶落敲金井”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声音和色彩的联想,将秋天的萧瑟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锦帐香消枕玉寒”,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锦帐”“香消”“枕玉”“寒”,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第二、三、四句分别描述了诗人的起床、清晨和送别的情景。“起来刁斗连营静”,通过“刁斗”这一象征战争和纪律的象征,传达了一种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碧云飞下征鸿影”,则是对远方征人离去的深情描绘,碧云和征鸿都象征着远离和思念。最后,“蛮笺谁遣寄相思”,以一种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锁窗笑剪并刀冷”则巧妙地运用了冷刀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冷漠和无情。
全诗通过对秋夜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