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窟荡群妖,霞帷快飞举。
横江馀铁锁,中流屹砥柱。
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
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
亭悬孺子榻,帘卷西山雨。
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
【注释】
栖霞:指庐山,在江西省。高士:指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玉隆:指玉隆山,在今江西上饶县西南。蛟窟:形容水深不可测。铁锁:江中拦水的石坝。中流砥柱:中流的巨石,比喻坚贞不屈。主人:指陶渊明。谪仙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自比为谪仙(天上的仙人)。紫皇:道教称天帝为紫皇大帝。掉头不肯住:指陶渊明拒绝朝廷征召。亭悬孺子榻:指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其中有一个渔人乘小船入溪,经一座小木桥,桥上有个老人在等他,问他从哪里来。渔人回答说自己是从桃花源出来。老人告诉他桃花源里的人已经都死了,不能回去,所以留他下来。后来这个小木桥就改名为“孺子桥”。西山雨:即西塞山雨,在江西九江市西。鸡犬许同升:指陶渊明全家辞官后,和乡里的老百姓一起隐居田园。骑鲸去:指陶渊明辞官归隐,驾着一条大鱼游于江湖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描写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陶渊明的高尚品格。
第一句“栖霞高仕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意思是说陶渊明因为以诗名世,受到人们的称赞,所以他与当时的人们结交深厚,并被征召到朝廷。这里的“栖霞”指的是庐山。
第二句“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意思是说陶渊明被征召后,他驾一白鹤而去,不愿留在官场。他在离开之前写下两首诗,表达自己的志向。这里的“鹤驭”指的是白鹤。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陶渊明的高尚品格。
第三句“蛟窟荡群妖,霞帷快飞举”,意思是说庐山的水深不可测,就像蛟龙的洞穴一样神秘。山里的瀑布如同仙女的裙带一样飘逸。这里的“蛟窟”指的是深潭。
第四句“横江馀铁锁,中流屹砥柱”,意思是说长江中的铁锁横亘江面,像一块巨大的磐石屹立在河中间。这里的“横江”指的是长江。
第五句“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意思是说陶渊明像古代的仙人一样被贬谪,他的道术和学问可以和千史万代的圣人相比。这里的“主人”指的是陶渊明。
第六句“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意思是说皇帝面前的香烟缭绕,但陶渊明却不肯停留。这句话表达了陶渊明对于朝廷的不满。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离别的场景。
第七句“亭悬孺子榻,帘卷西山雨”,意思是说亭子的旁边挂着儿童用的床铺,山边的雨帘被卷了起来。这里的“孺子”指的是儿童。
第八句“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意思是说连家里的鸡狗都可以一起升天,我也要像神仙一样飞升成真。这里的“鲸”指的是巨鱼。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和陶渊明品格的描绘,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和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