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攲桥曲,阴阴石磴低。
紫藤藟碧树,红叶绣清溪。
草露明侵径,秋香暗刺衣。
前滩水声好,欲趁钓鱼矶。

解析与赏析:

《即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色,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一解读以及其对应的译文:

  1. 路转攲桥曲 - 这是描述诗人从一条小路转弯进入一座倾斜的桥的情景。“欹”意味着倾斜或不稳定,这里形容桥的构造使得行走在桥上时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2. 阴阴石磴低 - 描写沿着石阶向上走的感觉。石磴(石头台阶)给人一种古朴和沉稳的感觉,而“低”则传达了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

  3. 紫藤藟碧树 - 紫藤缠绕在树上,为绿色的背景增添了一抹紫色。这里的“紫藤”可能指一种植物,也可能指的是某种紫色的物品。“绿树”则强调了自然的色彩对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4. 红叶绣清溪 - 红叶点缀在清澈的小溪边,如同精美的刺绣作品。这里的“红叶”可能是秋季特有的景象,而“绣”则赋予了这些红色叶子以艺术的美感。

  5. 草露明侵径 - 早晨的露水在小径上反射出光芒,照亮了路径。这里的“草露”指的是露水,而“明侵径”则表达了露珠在晨光中闪烁的景象。

  6. 秋香暗刺衣 - 秋天的气息悄然渗透进衣服中,带来一种清新而又淡淡的香气。这里的“秋香”是指秋天特有的气味,而“暗刺衣”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香气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衣物的情景。

  7. 前滩水声好 - 靠近河流的沙滩上的水声听起来很好。这里的“前滩”可能指的是一个靠近河边的地方,而“水声好”则表达了对于自然声音的欣赏和喜爱。

  8. 欲趁钓鱼矶 - 想要趁着这美好的环境去钓鱼。这里的“欲趁”表达了一种渴望或冲动,而“钓鱼矶”则是一个具体的场所,表明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的愿望。

赏析: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风景画,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通过转折引入,营造出一种期待和好奇的心情。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独立的画卷,既有视觉之美,也有听觉之韵,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秋日风景图。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