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视韩兼赵,名均献与忠。
礼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
三圣无多学,千年仅一翁。
犹怜公议在,拚泪乞秋风。
【注】1.张忠献公(张浚):南宋抗金名将。谥:封建时代君主、大臣、烈士或死者的溢号,用以概括其一生行为事迹。
2.韩兼赵:指张浚以宰相身份兼领枢密使事,与宋代开国丞相赵普相比。3.忠:指张浚对国家忠诚。4.礼中非不极:意指在礼仪上没有不做到极致的地方。5.勋外若为同:意指在功名上,不能与历史上的名将相比。6.三圣无多学:意指三位圣人没有太多的学问,只能以一翁自比。7.拼泪乞秋风:意为张浚为了请求批准他辞去相位,不惜落泪。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张浚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其忠诚精神的赞扬和对其辞官的惋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以下是逐句的解析:
- “恩视韩兼赵,名均献与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张浚的恩惠就像韩国一样伟大,他的名声也如同赵匡胤那样显赫。这是对张浚功绩的赞扬,也是对他忠诚于国家的肯定。
- “礼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礼仪上,他没有不达到极致的地方;但在功名上,他却不能与历史上的名将相比。这是对张浚在道德和事业上都有所成就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荣誉的追求。
- “三圣无多学,千年仅一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历史上的三圣贤都没有过多的学问,而张浚却能在千年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是对张浚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卓越才能的认可。
- “犹怜公议在,拚泪乞秋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都很可怜张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但我们还是愿意为他求情,甚至不惜流泪恳求。这是对张浚的同情和对他的无奈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赞美张浚的功绩、品德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期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