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
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
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
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
【注释】1.工瑟:指琴。2.鸣琴:指弹琴。3.发于:指因……而产生。4.贫里白:贫贱之身,犹如白色的布衣。5.诗亦病来疏:指作的诗也因生病而写得少了。6.知己:知心朋友。7.俱:都,全。8.霄汉:指天空、云霄。9.孤踪:孤独无依的踪影。10.簿书:官府文书。11.三年:三载,即三年。12.知免:知道解脱。13.归欤:回家吧。
【赏析】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张钦夫名希逸,曾任秘书省正字,后为右迪功郎、秘书省校书郎、通判建州,终秘书省正字,有《萍洲渔笛谱》,其词多写男女爱情,风格委婉缠绵。作者与张钦夫交厚,这首词是赠给友人之作。上片写寄赠之意。首句说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弹奏琴曲;次句说因为琴声悦耳,所以自鸣得意。“利”与“鸣”都是指名利,但用在这里却很巧妙,表面看来好像是在说琴,实际上是在说人,意思是说他和琴一样,也以名利为重。“岂负予”,则表明他的志向。下两句说自己因病不能弹琴了。“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是说自己因病而贫,因此才作诗不多。“白”是白色的意思,这里比喻贫,也可以理解为因穷困而潦倒。“诗亦病来疏”一句,是说自己因病而诗思不旺,不能像从前那样写很多好诗了。“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是说自己和好友张钦夫虽然都身居高位,但彼此的处境并不相同。“俱”是同在一起的意思,“霄汉”是指高远的天空,这里指官位很高,“孤踪”是指孤单的身影,“簿书”是指繁琐的公文,这里指官职虽高但事务繁杂。“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这两句话是说自己三年来知道可以解脱了,回家去吃一顿饱饭该是很高兴的吧!
下片写赠答之情。前四句说诗人把这首词送给张钦夫。“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工瑟”、“鸣琴”都是指弹琴,“利”与“鸣”也是指名利,但这里还是用来比喻琴的美妙动听。“工瑟”是善于弹琴的意思,“岂负予”是说不会辜负我。“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两句是说自己因病而贫,因此才作诗不多。“白”是白色的意思,这里比喻贫,也可以理解为因穷困而潦倒。“诗亦病来疏”这句的意思是说因生病而诗思不旺,不能像从前那样写很多好的诗了。“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是说自己和好友张钦夫虽然都身居高位,但彼此的处境并不相同。“俱”是同在一起的意思,“霄汉”是指高远的天空,这里指官位很高,“孤踪”是指孤单的身影,“簿书”是指繁琐的公文,这里指官职虽高但事务繁杂。“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是说三年来知道可以解脱了,回家去吃一顿饱饭该是很高兴的吧!这三句是说诗人把这首词送给张钦夫,希望他不要被官场烦忧所累,要能像自己一样,摆脱世俗的羁绊,过上清贫闲逸的生活。末两句点题,说诗人将这首寄赠友人的词赠给他。
这首词是一首赠友词,通过描写张钦夫的境遇和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整首词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雕琢的句子,但却有一种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