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节今安仰,斯人古有光。
鸡鸣不知雨,荠茂独凌霜。
未拜金花诰,空悲玉树郎。
藤舆帘蹙绣,无复出萱堂。
注释:
- 郭汉卿母挽诗:这是一首悼念郭汉卿母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哀伤和对母亲的敬仰。
- 妇节今安仰:妇女的贞节现在还能仰视吗?
- 斯人古有光:这样的人物自古至今都有光辉。
- 鸡鸣不知雨:鸡鸣之时不知道下雨了。
- 荠茂独凌霜:荠菜茂盛时只感到它独自凌霜。比喻孤苦无依。
- 未拜金花诰:尚未拜受朝廷赐予的金印。
- 空悲玉树郎:只能悲哀地回忆玉树般的少年郎。
- 藤舆帘蹙绣,无复出萱堂:藤制的轿子,帘上的刺绣都因悲伤而皱褶不平,无法再走出这间充满母爱的房间。
译文:
妇女的贞节现在还能仰视吗?这样的人物自古至今都有光辉。鸡鸣之时不知道下雨了。
荠菜茂盛时只感到它独自凌霜。
尚未拜受朝廷赐予的金印,只能悲哀地回忆玉树般的少年郎。
藤制的轿子,帘上的刺绣都因悲伤而皱褶不平,无法再走出这间充满母爱的房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郭汉卿母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她一生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中“妇节今安仰”表达了诗人对郭母贞洁节操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贞节的要求和束缚。诗人通过对郭母生前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鸡鸣不知雨”和“荠茂独凌霜”等意象,寓意着郭母的孤独和坚强,以及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以荠菜的生长来比喻郭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韧的品质,即使面对逆境也能独自面对并挺立不倒。这种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郭母的伟大形象和她所展现出的坚忍精神。
最后两句“藤舆帘蹙绣,无复出萱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郭母去世的悲痛和不舍。藤舆和绣帘是古代妇女出行或休息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和装饰品,它们在此处象征着郭母生前的生活场景。然而,当郭母去世后,这些曾经熟悉的景象变得陌生,诗人无法再次看到郭母的身影,只能在思念中度过每一天。这种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对郭母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