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注释】

十里塘:在今安徽芜湖市。

都星散:指鱼鳞稀疏,不密集。

何许:何处,哪里。

漉泥中玉:指在泥里淘出像美玉一样晶莹的鱼。

光跳日下银:指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避处:躲避的地方。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到芜湖游览时,见当地渔民捕鱼,而感叹于捕鱼人虽已散失,但鱼儿仍在网中挣扎,于是写下这首诗。

首联“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起笔即点题,表明自己所见的渔者都已散去,但那些鱼儿还在网中挣扎。这里“星散”二字,既写出了渔民的散去,又写出鱼儿仍存于网中的事实。

颔联“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写诗人看到渔民又重新举起了网,心中不禁生出疑问,这些鱼儿究竟在哪里呢?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他对渔人的疑惑之情。这里的“忽”字,既写出了诗人对渔民的惊讶之情,也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颈联“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写诗人在泥中淘出晶莹剔透的鱼,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里既写出了鱼的美丽和珍贵,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尾联“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写诗人来到江湖边,发现根本没有一个可以躲避的地方,更何况是在野外的塘边呢?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凉,又表现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自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