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
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
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
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注释:

石湾雨作得巩帅采若书约观灯

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

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

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

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石湾的雨中观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首联“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诗人回忆起昨天的风雨,那时他正处在风雨中,但没想到今晚能平静地欣赏灯会。这里的“颠风”指的是猛烈的风雨,“浪打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况。而“那知今日得安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平静的惊讶和喜悦。

颔联“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灯的感受。元宵节本是人们欢聚赏灯的日子,但诗人却发现今天的游客并不多,这让他有些失望。同时,细雨绵绵,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愁绪。这里的“客子”是指诗人自己,他用“细雨先供客子愁”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颈联“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观灯经历。由于身体不佳,他无法畅饮,只能勉强举杯。这时,诗仙(李白自称)向他招唤,邀请他尝试观灯的乐趣。这里,诗人用“病骨支离”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用“诗仙招唤”来表达他的渴望与期待。

尾联“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最后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他仍然坚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虽然今天是观灯的好时光,但书生的命运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磨折,所以不如放弃享受快乐的时光,继续努力。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它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