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闻小泊赞公房,清晓扶藜叩上方。
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绕长廊。
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
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

【注释】

  1. 直阁秘书将:官名,掌管文书机要的高级官员。漕闽部:指转运使司管辖的地区,即福建路。三首:指作者在福州任上写的三首诗。亦闻小泊赞公房:也听说您在赞府的客房里小憩过。赞公房,指福州知府张伯英的住所。清晓扶藜:清晨拿着拐杖,意谓早起。叩上方:向官府参拜。2. 君与一僧游别嶂:指林子方。君,对对方的尊称。一僧,指林子方。别嶂,指别峰、别峰岭。3. 我行百匝绕长廊:我(指作者)行走了一百多圈,绕过了长廊。4. 风巾雾屦来云外:顶着风,打着伞,从云外走来。5. 雪桧霜松满袖香:形容林子方所住的寺庙里的柏树和松树,枝叶上的雪花,松枝上的霜花,都散发着阵阵清香,使人陶醉。6. 政是炎官张火伞:正是酷暑时节,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7. 不应多取海山凉:不应该贪求这清凉的海山风光。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去福州任职而作。林子方字元叔,号直阁秘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州任上写的三首赠别诗中的第二首。
    第一句“亦闻小泊赞公房”,点明地点和时间,赞公房,指福州知府张伯英的住所。“小泊”,指短暂停留。赞公房为福州知府张伯英的住所,林子方曾在此小憩。这句写林子方曾在张家歇脚的事。“清晓扶藜叩上方”,描绘出林子方早起拜访张伯英的情景。“清晓”是清晨;“扶藜”即持拄杖;“叩上方”就是拜见上司或长官;“上方”是对人的敬称,这里指张伯英的住所。
    二、三两句“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绕长廊”,“君”是称呼对方;“一僧”指林子方。“别嶂”指的是别的山峰或山峦;“长廊”指长长的走廊。诗人把林子方比作僧人,说自己则像游客一样漫步在长廊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林子方即将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五句“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风巾雾屦”指戴着风帽穿着布鞋;“云外”是指云雾缭绕的地方;“雪桧霜松”是说雪白的柏树和雪松挂满了整个袖子。这两句写林子方住的地方,环境幽雅,风景如画。
    最后两句“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政”同正,“炎官”指炎热的官署;“张火伞”是说张伯英当暑天时总是撑着大伞,比喻他的官威逼人;“海山凉”是指海边的山凉爽宜人。这句写张伯英当暑热之时仍然撑大伞,比喻他的官威逼人,而自己则不应该贪图这种清凉的环境。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流畅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清正廉明、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的形象,表现了他忧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