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注释】

又和六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木犀,即桂花。《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集说诠评》引王琦曰:“瑶席谓桂筵也,玉瑱谓桂觞也。”《楚辞·九章·惜诵》:“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奠桂酒者……以象天冬气之烈也。”“盍将把”即“盍将酌”。李白《古风》其十九:“桂树何茫茫,绿叶发华滋。”

木犀林:指桂花林。

万顷湖光一径深:万顷湖是太湖的美称,洞庭湖亦称万顷湖。一径深,指幽静的山间小路。

两行森翠盖:两行树木郁郁葱葱,像翠绿色的伞盖。翠盖,翠羽覆盖,形容树木茂盛。

麸金:米麸炒焦后发出的声音,这里比喻秋风中桂花飘落的声音。

邀宾把酒香浮玉:邀来宾客,摆上美酒,酒香四溢。浮玉,形容酒质清美如玉。

擘水庖霜脍落砧:《庄子·逍遥游》:“庖人将为鱓(jǔ)炙(zhì),黄粱(liáng)炊(chuō)秋,人生在勤,不自苦耳!”庖,宰杀;炙,烤肉;黄梁,用黄土烧制的饭;秋,秋天,泛指农事开始时。庖霜,烹制鲜鱼;脍,切细的肉条;落砧,指砧板。

掇取仙山入京洛:拾起一块石头,可以把它当作仙山,表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掇取,拾起;仙山,神话中的神山。

冷眼看升沉:意谓看透世事的冷暖兴衰。升沉,指地位、境遇的升降。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秋游金陵时所作。当时,他已离开长安数年,这次重游金陵,自然有一番感慨。诗中写诗人在木犀林中漫步,看到湖光万顷,路经桂花丛中。这时,秋风劲吹,桂花纷纷落下,洒满大地。诗人邀请友人一起举杯赏月饮酒,酒香扑鼻,令人陶醉,同时吟咏《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