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初厌箬篷遮,撑起篷来景更佳。
岸上长松立如笔,波中寒影走成蛇。
忽看云外吐银镜,一点晨光射玉沙。
却出船头聊放目,远峰无数碧横斜。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独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雨中初厌箬篷遮,撑起篷来景更佳。
  • “雨中”指的是雨中的景色,“箬篷”是船上用来遮挡雨水的竹编布篷子,“初厌”意味着开始厌倦了这种遮蔽,“撑起篷来”表示将篷子打开,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雨中看到美景后,想要更深入地去体验和欣赏的心情。
  1. 岸上长松立如笔,波中寒影走成蛇。
  • “长松”指的是岸边的松树,“立如笔”形容其挺拔的姿态如同毛笔一样笔直,“寒影”是指水面上的倒影,“走成蛇”形容其在水中摇曳的样子如同蛇一样灵活。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岸边松树和水波之间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忽看云外吐银镜,一点晨光射玉沙。
  • “云外”指的是天空之上,“吐银镜”形容云朵如同镜子一般明亮,“晨光”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玉沙”形容阳光照射到水面上如同洒在玉石上一样璀璨夺目。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1. 却出船头聊放目,远峰无数碧横斜。
  • “却出船头”表示从船头上放眼望去,“聊放目”表示随意地眺望,“远峰无数”指的是远处山峰众多,“碧横斜”形容山峰的颜色如同绿色的丝带一样曲折蜿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船头欣赏美景时的感受,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雨中江景图。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雨中江景的美丽与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诗句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