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晴色动春熙,入夜星河弄碧漪。
谁信雪花能样巧,等它人睡不教知。
起来红日恍开霁,照得玉花光陆离。
归去中都说奇事,姑苏馆里上元时。
这首诗是描写冬夜姑苏城的景色和气氛的。下面是逐句解释:
- 《姑苏馆夜雪》
- 昨天天气晴朗,春光焕发(“昨朝晴色动春熙”)
- 入夜后星星点缀在天空中,好像碧波泛起层层涟漪(“入夜星河弄碧漪”)
- 谁信雪花能如此巧妙(“谁信雪花能样巧”)
- “谁能想到”或“谁会相信”。这里用来反问的语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和赞叹。
- 等到人们熟睡时(“等它人睡不教知”)
- 等到人们都睡着了,雪花才悄然落下,不让任何人察觉。这里的“等它”指代雪花自己。
- 起来后红日恍开霁(“起来红日恍开霁”)
- 太阳升起,天色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仿佛雨后初霁(晴朗)。
- 照得玉花光陆离(“照得玉花光陆离”)
- 阳光照射下,地面上的积雪反射出晶莹剔透的光芒。
- 归去中都说奇事(“归去中都说奇事”)
- 回到家乡,人们都会谈论这个奇异的自然现象。
- 姑苏馆里上元时(“姑苏馆里上元时”)
- “姑苏馆”指的是苏州的一座古建筑,也称为观。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夜晚,姑苏馆里也能感受到如上元节一般的热闹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诗中的雪,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隐喻着宁静、纯净和等待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将雪花与人的动作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同时,诗中的“姑苏馆”和“上元节”等字眼,不仅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也让读者联想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整体上,诗歌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