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麝䭔官样陪公宴,粉茧乡风忆故园。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创作于上元佳节,即元宵节。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姑苏馆(苏州城)观赏上元灯会的情景,以及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 “节物”指的是节日的习俗和物品,这里指代元宵节。
  • “催人又一年”表示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元宵节。
  • “银花莲炬”形容元宵节时灯火璀璨如银花般绚丽。
  • “照金樽”意味着灯光照亮了金杯,寓意节日的喜悦和热闹。

译文:节日习俗让人感觉又是一年,灯会上银色的烟花和莲花形状的灯笼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1. 麝䭔官样陪公宴,粉茧乡风忆故园。
  • “麝䭔”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此处用作点缀,增添了宴会的华丽感。
  • “官样”指的是官府的礼仪和形式,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的宴请。
  • “粉茧乡风”表达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怀念。
  • “忆故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珍贵的麝香点缀着盛宴,华丽的官式礼节陪伴着公宴,让我想起故乡的风情,心生怀念。

  1.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 “儿孙”指的是子孙后代。
  • “草草”意为匆忙,不细致。
  • “灯火半昏昏”意味着灯光昏暗但仍然明亮,暗示尽管生活匆匆忙忙,但仍需保持光明和温暖。

译文:何不如子孙后代一样轻松自在地谈论?即使灯光微弱也无妨,因为生活中总有希望和温暖。

  1.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 “行止”指人的举止和行为,这里指人生的选择和道路。
  • “谁能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无法预料的感慨。
  • “今夕苏州看上元”意味着今天晚上在苏州观灯,享受节日的快乐。

译文:人生的道路谁能提前预测?今晚我将在苏州欣赏盛大的上元灯会,感受节日的欢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