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窠木已交加,种榄栽桤更北涯。
生眼错呼为夜合,新莺知不是桃花。
绿阴四合藏云屋,翠浪全机织素纱。
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南湖窠木已交加,种榄栽桤更北涯。

生眼错呼为夜合,新莺知不是桃花。

绿阴四合藏云屋,翠浪全机织素纱。

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南湖水边的林木、植被以及鸟儿和云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谐。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注释:

  • 南湖:指南宋时期著名的西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窠(kē):树洞。
  • 交加:交错重叠。
  • 种榄(lǎn):种植橄榄。
  • 桤(qī)木:一种树木。
  • 巴榄花:即巴榄树的花。
  • 夜合:一种植物,其果实形似合欢子,故称夜合。
  • 翠浪:绿色波浪,形容云层。
  • 素纱:白色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云朵。
  • 桂隐:指桂花隐于山林之中。
  • 臞(quú):瘦。
  • 餐茶:喝茶。

赏析:
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美丽动人,更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正是诗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是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