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
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
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尝荼蘼酒》诗词逐句释义及赏析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
- 月中露下摘荼糜:描述在月光下的露水中采摘荼蘼花的场景。荼蘼(荼蘼草)是一种香草植物,常用来制作茶饮和香水。
- 泻酒银饼花倒垂:将茶水倾倒入银色的容器中,花朵因倾斜而倒垂于水面上。这里的“泻酒”指的是将茶饮倒入银器中的酒,而“银饼”则可能是某种形状像银饼的容器,用以盛放茶饮。
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 若要花香薰酒骨:意指茶香可以渗透到酒中,使酒带有荼蘼的香气。荼蘼的花香能够与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风味。
- 莫教玉醴湿琼肌:避免让茶水沾湿皮肤,尤其是不要让酒沾湿肌肤。荼蘼的香气虽然迷人,但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
- 一杯堕我无何有:形容喝茶如同饮酒一般,一饮而尽,没有什么负担。这里暗示了茶水的轻盈和淡雅。
- 百罚知君亦不辞:即使被罚也不在乎,表现出对荼蘼酒的喜爱和执着。这里的“罚”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即饮酒时需有所节制,以免醉酒失态。
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 敕赐深之能几许:指皇帝赐予的荼蘼酒数量有限,珍贵难得。这里的“敕赐”表示皇家的恩赐,强调了荼蘼酒的珍贵性。
- 野人时复一中之: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偶尔品尝到一次。这里的“野人”指普通人,表明荼蘼酒虽为珍贵之物,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茶酒的结合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与饮酒文化的热爱以及追求美好生活态度。诗中的“月下摘荼蘼”、“银瓶泻酒”、“百罚不辞”等意象都富有诗意,既展示了宋代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场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茶与酒的交融,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