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父老思君难再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注释】天台临海县:指浙江天台山。白鹤庙:在天台县城西。泉:指两处泉水。“东泉”句:指东泉源远流长,永不干涸。“西泉”句:指西泉秘不泄露,深不可测。“临海令君”句:指天台太守李令君为治水功成,泉水涌出。猿鸟:这里指猴子和鸟类。“殿脚”句:指庙前大殿石柱的根部,原无泉水痕迹,因李令君一念作,泉水便从这里涌出。“却与”句:指东泉成为西泉的宾主。“令君”句:指李令君已经升天台县令(金掌)。“白鹤古祠”句:指白鹤庙内香烟缭绕,云雾弥漫。“父老”句:指父老乡亲思念李令君,无法再得他再来此地。“登亭”句:指登亭凭吊、饮泉叹息。“祝君”句:祝愿李令君官运亨通、长寿百年。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天台临海县白鹤庙西面泉的题诗,表达了对李令君治水功绩的赞扬以及自己渴望再次到天台游览的愿望。
首联两句写两处泉水。东泉源远流长,永不干涸;西泉秘不泄露,深不可测。
颔联写泉水的来源。临海令君李令君治理洪水有功,泉水从庙前大殿石柱的根部涌出。
颈联写泉水成为东、西泉水的宾主。原来,庙前大殿石柱的根部原无泉水痕迹,因李令君一念作,泉水便从这里涌出;而东泉则成为西泉的宾主了。
尾联写泉水的来历和对李令君治水功绩的颂扬。诗人来到天台,登上亭子凭吊、饮泉叹息;并祝愿李令君官运亨通、长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