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
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诗句释义及赏析: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译文:用瓷器做成的鼎色彩如同碧玉般清澈,用银片制作的花瓣轻得几乎感觉不到其存在。
注释:这里的“琢瓷”和“削银”都是工艺手法,形容器物制作精细、颜色纯净。”碧于水”形容色泽清透如水,”轻如纸”则形容质地轻薄。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译文:火候适中,既不张扬也不隐藏,当帘子关闭时,风便不会吹拂进来。
注释:这里用“不文不武”比喻火势大小适中,既没有过分张扬也没有隐藏。”火力匀”说明火势均匀,没有偏弱或过强的情况。”闭阁下帘”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隔绝外界干扰的做法,使得室内环境更加宁静。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译文:诗人亲自点燃了龙涎香,只是让香味释放而不产生烟雾。
注释:龙涎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这里强调了使用香料的精致与节制,旨在营造氛围而非制造污染。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译文:突然间,素馨花悄然绽放,花香淡雅,仿佛在低处散发出龙麝和沉香的香气。
注释:”抹利拆”形容花朵开放的状态,轻柔而自然。”龙麝和沉檀”则是将龙麝和沉香比作花香,描绘出一幅香气四溢的画面。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
译文:我一生都熟悉山林的味道,却无法忍受这种特别的香气如此迷人。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某种香气的喜爱,即使这种香气与大自然的气息相冲突。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译文:我急忙叫儿子去蒸木犀,这象征着文人的富贵。
注释:木犀是桂花的一种,通常用来象征财富和高贵。在这里,通过使用木犀来象征文人的富贵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烧香过程中的细节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如“不文不武火力匀”与“素馨忽开抹利拆”),夸张(如“却作书生真富贵”),以及丰富的意象(如“龙涎”、“龙麝”和“沉檀”),使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香气的描述,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