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团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镕入冰壶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中秋月》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释义:月亮在西山和东海升起,形状各异如同丹砂丸和黄金盘。
注释:“西山”指代的是西岳华山;“丹砂”是朱砂,常用于制作丹药或装饰品,此处形容月亮像丹砂丸一样明亮;“东山”指的是东方的泰山,而“黄金盘”则是指月亮如盘一般圆润。
赏析: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释义:月亮沿着碧绿的大海上升,半边还带着波浪的痕迹。
注释:“碧海”指的是深蓝色的海洋;“青天”则是指晴朗的天空。
赏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亮与海洋、天空的关系,让人感受到月亮的美丽与神秘。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释义:月亮刚刚出现时,它的光线很淡,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但月华却比桂花的花朵还要轻。
注释:“初辉”指的是月亮出现的初期;“寒不动”表示月亮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月华”指的是月光;“桂华”则是指桂花的花朵。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月亮与桂花,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

黄罗团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释义:月亮的形状就像黄罗团扇上的暗花纹,其中还隐藏着双龙和双凤的图案。
注释:“黄罗团扇”是一种古代的扇子,其图案往往以黄色为主色调;“暗花纹”指的是扇面上的花纹是隐藏起来的;“蹙金”则是指金色的线条;“双龙凤”则是描述扇面上的图案为龙和凤的结合。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将月亮的形状和花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月亮的美丽与神秘。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释义:不一会儿,月亮就完全出现在天空的中心,它的光芒已经远远胜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
注释:“银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指的是月光;“退尽”表示光芒越来越强;“向来黄”则是指以往月亮的光芒较弱。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月亮变化的关注和感慨。

乾坤镕入冰壶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释义:整个世界都融入了晶莹剔透的冰壶之中,万物都不复存在,只剩下光明的存在。
注释:“乾坤”指的是世界的天地;“镕入”表示融入或者包含;“冰壶”则是指清澈透明的冰壶,常用来比喻清澈的境界或者纯净的世界;“万象”则是指世间万物;“无有”则是指不存在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释义:我一生都喜欢月亮,尤其是在今晚这样美好的时刻,古人也和我有着相似的爱好。
注释:这里的“癖”指的是一种喜好或者爱好;“平生”则是指整个人生;“古人”指古代的人;“同此癖”则是指大家都有这样的爱好。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月亮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古人共同的情怀。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释义:去年的中秋节夜空一片漆黑,而今年的中秋月却洁白如雪。
注释:“中天”指的是夜空中的中间部分;“漆黑”表示黑暗无光;“雪白”则是指洁白如雪。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天气变化,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释义:先生过去并不看重升斗之小的利益,现在却因为疾病而不敢饮酒。
注释:“先生”指的是杜甫自称;“旧不论升斗”表示过去不看重微小的利益;“畏病”则是指害怕生病;“不饮酒”则是指因为生病而不愿饮酒。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释义:在月光下醒来后,我用手指轻轻地搔着自己的白发,不知道明年的月亮是否还会像今夜这样皎洁美丽。
注释:“月下”指的是在月光下;“醒眼”则是指醒来的状态;“搔白首”表示用手指搔头发的动作;“否”在这里是一个疑问词,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醒来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