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
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
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
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
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
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
忽逢两苍虬,争此一照乘。
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
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
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
崎岖从此始,辛苦何时竟。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间道路的诗。诗人在山间行走,看到两龙争珠盖,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来描绘这一景象。

我们来看第一句:“小憩二龙争珠盖两长岭夹一圜峰故名自此出官路入山路云”。这里,诗人以“二龙”为喻,形容山间的小路如同两条龙在争夺明珠一般,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而“长岭夹一圜峰”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峦起伏、蜿蜒曲折的景象。因此,这句诗可以解读为:从这个地方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官道和山路交织的山间道路,如同两条龙在争夺明珠一样。

我们看到第二句:“肩舆斜还正。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乘坐肩舆(轿子)走在山间道路上的情景。他发现,尽管已经晴朗了三天,但山路依然湿滑,难以行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山路艰难的感叹。同时,他也用“如何”一词,表达了对于山路艰险的感受。

我们看到第三句:“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这里,诗人以“缺岸”来形容山间道路的陡峭和险峻。而“方轸无稳兴”则表达了对于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的人的担忧。因为一旦不慎跌倒,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 “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当自己没有跌倒时,他感到庆幸;而当别人跌倒时,他则感到惊讶。这是因为他深知山路的艰险,所以更加珍惜安全。
  • “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他认为那些坐着不动的人是安全的,而自己却因为需要不断行走而变得疲惫不堪。这是因为他深知山路的艰难,所以更加珍惜自己的体力。
  • “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虽然曾经想过要改变这条路,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这说明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道路,而且也不想去改变它。

我们看到尾联:“忽逢两苍虬,争此一照乘。”这里,诗人突然遇到了两条龙——可能是两条山间的河流。它们在争夺着一块石头(可能是一块石头),象征着山路上的争夺与竞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山路的艰险与挑战。然而,正是这种艰险与挑战使得诗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既反映了山路的艰险与挑战,又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