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首诗描绘了农忙时节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第一句“田夫抛秧田妇接”,描述了田夫在抛秧时,田妇在旁边接住的动作。这里“抛”和“接”是两个动作,分别代表了田夫和田妇的责任和劳动方式。
第二句“小儿拔秧大儿插”,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的参与,他们在拔秧后,由大人们插秧的情景。这两句通过描述不同年龄的人在农忙中的分工合作,展现了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头顶上的斗笠和蓑衣,以及雨水如何打湿他们的衣服。这里的“兜鍪”和“蓑”都是古代士兵戴的装备,用在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样子。
第四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继续描述了农民们在劳作中的对话和行为。这句诗通过“唤渠朝餐歇半霎”(让他们先吃早饭休息一会儿)来缓解劳累,但农民们却低头弯腰,不愿回应。
最后一句“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则描绘了农民们在忙碌之余,还要照顾其他家禽的情况。这里“秧根未牢”和“莳未匝”分别代表秧苗和蔬菜还没有完全种植好,而“照管鹅儿与雏鸭”则表示农民们在照顾其他家禽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工作。
整首诗通过对农忙时节农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