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
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
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
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
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
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
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
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诗句:“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这首诗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句是“得寿仁寿俊二子”,描述的是两位儿子的名字。第二、三句“中涂家书三首”表明这是一首关于书信的诗歌。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信息,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儿子是谁。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作者的子女,也可能是朋友或亲戚的孩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得寿仁寿俊二子”:这一句描述了作者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叫得寿和仁寿。
  2. “中涂家书三首”:这一句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关于书信的诗,共有三首。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这三部分用方括号括起来,形成完整的题目:“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我得见我两个儿子(得寿仁寿俊)的时候(二子别我归),已经过了十天了(兼旬无消息)。
  • “得寿仁寿俊二子” 指的是作者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得寿和仁寿。
  • “二子别我归” 意思是两个儿子离开了作者,去别的地方了。
  • “兼旬无消息” 表示过去十天了还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消息。
  1. 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客人送荔枝)
  • “客” 指的是客人。
  • “馈荔枝” 指的是客人送荔枝给作者。
  • “盈篮风露色” 描述了荔枝的新鲜和美丽,仿佛是在风中露水滋润下的样子。
  1.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女子的发髻)
  • “绛罗” 是一种红色丝织品,常用来装饰女子的头发。
  • “蹙宝髻” 形容女子将头发束成高高的发髻。
  • “冰弹溅柘液” 形容女子的发髻上珠光宝气的簪子,在风中摇曳,像是冰雹打在柘树上溅起的水花。
  1. 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作者自己)
  • “老夫” 是指作者自己。
  • “非不馋” 表示作者并不是一点都不馋,而是很馋。
  • “忍馋不忍吃” 形容作者虽然很想吃,但为了保持某种风度或形象,宁愿忍耐也不去吃。
  1. 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急忙叫两个健壮的人)
  • “呼” 是召唤的意思。
  • “两健步” 指两个强壮的男人。
  • “为我致渠侧” 让他们去把书送到作者的旁边。
  1. 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默默地计算着路程和时间)
  • “默数” 表示默默计算。
  • “川陆程” 指的是山川和道路的距离。
  • “几日当返役” 意思是要计算几天后才能返回工作的地方。
  1. 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最担心书的味道坏了)
  • “惟” 表示只有。
  • “愁香味坏” 表示最担心书的味道会坏掉。
  • “那敢惜” 是说不敢因为书的颜色变了而放弃它。
  1. 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十天后两人骑马回来,只带回一张纸上的墨迹)
  • “十日两骑还” 意思是十天后两个人骑马回来了。
  • “千里一纸墨” 意思是只带回了一张纸上的墨水痕迹。
  1. 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打开书时泪流满面)
  • “把书五行下” 是说打开书时泪如雨下。
  • “废书双泪滴” 表示因为伤心而泪流满眶。
  1. 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