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蕨食臂莫食拳,食笋食梢莫食根。
何曾万钱方下箸,先生把菜亦饱去。
岭南风物似江南,笋如束薪蕨作篮。
先生食籍知几卷,千岩万壑皆厨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食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翻译,以及对其赏析。
【注释】
- 船中:指船上的食物。蔬饭:素食。2. 食蕨食臂莫食拳:意思是说吃蕨叶和竹竿都不要只吃笋尖,即不要挑拣最好最嫩的部分。3. 何曾:如何。下箸:吃饭的意思。4. 先生:指郑思肖自称。把菜:拿起菜来。5. 岭南:泛指南方地区。风物:风光景物。6. 笋如束薪蕨作篮:笋像一束柴火一样,而蕨则做成篮子。7. 食籍:饮食书籍或记录。知几卷:了解几卷,即知道其中的道理。8. 千岩万壑:形容山石众多且深邃。皆厨传:都是厨艺传承。
【翻译】
船上的素食有蔬菜和米饭,不要挑剔只吃最嫩的部分。
何曾用一万钱才动筷子?先生只是拿起菜就饱了。
岭南的自然风光很像江南,就像蕨叶、竹竿、笋尖都被当作食物一样。
你要知道,饮食之道是深奥的,就像书中记载的那样深奥。
千山万壑中的山石都是厨师们传承下来的美食。
【赏析】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画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这首诗通过描绘船上素食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还隐含了对南宋灭亡和国家分裂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食物与自然界的事物相比较,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此外,诗中的“食”字也多次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也在思想内容上富有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