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
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饤角黍。一峰新琢金博山,雾作沈烟云作缕。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尖馀寸许。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
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雕锼。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
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
【注释】:
- 过乌沙望大塘石峰:过乌沙,即经过乌沙村。乌沙在今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是广州市郊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大塘位于乌沙村附近,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石峰,指的是大塘附近的岩石山峰。
- 城中长恨不见山:城中,指广州城内。长恨,表示长时间的遗憾和渴望。不见山,意思是在广州城内看不到山。
- 出城见山如等闲:出城,离开广州城内。见山,看到远处的山峰。如等闲,形容看山时心情轻松愉悦。
- 曹溪过了过岑岭:曹溪,即曹溪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南麓。过了过岑岭,意味着从曹溪寺出发,越过过岑岭。
- 不惟山粗石仍犷:不只是石头粗糙粗犷而已。
- 山如可师癞满顶:比喻山上的石头像癞蛤蟆一样布满了斑点。
- 石如陈三瘿联颈:比喻山上的石头像陈三那样的瘿瘤一样相互串联在一起。
- 一路令人眼不开:一路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 眼开令人闷不醒:眼睛睁开之后,让人感到郁闷而无法清醒。
- 乌沙未到一溪横:乌沙还未到达,一条溪流就横贯而过。
- 水清见底心已清:溪水清澈见底,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明朗清晰。
- 大塘六峰争出迎:大塘六座山峰如同迎接宾客一般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
- 水精笔架琉璃屏:用精美的水晶做成的笔架,晶莹剔透的琉璃屏风。
- 两峰玉笋初出土:两座山峰如同刚刚出土的玉笋般挺拔秀丽。
- 三峰冰盘饤角黍:三座山峰犹如盘中的冰盘,点缀着角黍(一种古代的糕点)。
- 一峰新琢金博山:一座山峰像是刚刚雕刻好的金色博山香炉。
- 雾作沈烟云作缕:云雾缭绕,如同被烟雾笼罩。
- 忽然前冈平截断:突然之间,前面的山冈平缓地中断。
- 万丈青尖馀寸许:山峰高耸入云,高达数万丈,顶部只有一寸左右的尖峰。
- 山神解怜客子愁:山神似乎能够理解游客的愁苦之情,为游客带来安慰。
- 平地跳出苍琳璆:仿佛是在平地上跳出了一片璀璨的宝石。
- 更借天公修月斧:更加借助于天公的力量来打造月光般的美玉。
- 神工一夜忙雕锼:雕刻工艺非常精巧,仿佛一夜之间都在忙碌地雕凿。
- 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什么,远距离观赏则可以想象成为一幅画。
- 山神自贺应自诧:山神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并为此感到惊讶。
- 古来此地无车马:自古以来这里都没有车辆马匹来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乌沙村后前往大塘石峰的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石头、山峦、云雾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