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竹鱼

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 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 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注释】
竹鱼:一种生活在竹丛中的淡水鱼,因颜色翠绿而得名。
渭川:即渭河,古代以河流命名的地名。这里泛指渭河一带的水域。
竹米:竹笋。
竹露:雨后竹叶上的水滴。
赤鲩(jiǎn)公:指汉末隐士、著名文学家王粲,字元仲,山阳高平人,少有异才,善文辞。曾隐居荆州,与刘表为友。后曹操攻荆州,他逃回故国,为避乱而隐居南阳,晚年居樊城。
王子猷:东晋时人王子敬,字子猷,性好游山水,常乘小船从岩谷中往来,遇有美景辄停舟留驻观赏。
藜苋腹:藜菜和苦菜的嫩茎叶。古人常用以充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画卷,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通过比喻手法,将银鱼和竹鱼的颜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看到了它们在水中悠然自得的姿态。接下来两句分别描述了银鱼和竹鱼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第三句“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描绘了鱼和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鱼儿在清澈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而它们的家则位于茂密的竹枝和菱角之间。这样的环境显得宁静而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句“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则展现了鱼儿们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在白天,它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竹叶和竹米作为食物;而在夜晚,它们则可以在竹叶上感受到自然的清凉,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竹风带来的舒适感。这些描述都展现了鱼儿们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第五句“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则是诗人对鱼儿们的赞美之情的表达。他认为鱼儿们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了这个美丽的环境中,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这种情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最后一句“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则是诗人对于鱼儿们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鱼儿们只是简单地爱上了大自然的美丽,从而选择离开自己的生命而融入这个环境。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鱼儿们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