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春睡要足时,海波可乾山可移。
珠宫宴罢晓星出,不是天上无鸣鸡。
昨来坐朝到日落,君王何曾一日乐。
上林平乐半苍苔,桃花又去杨花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从内容主旨到艺术表现手法,从抒情方式到炼字炼句等都应仔细研读,然后按照题目要求,逐一分析作答。此题考核概括诗歌的内容要点,答题时注意审清考点要求,先概括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白纻歌舞四时词”,这两句写春游之乐。白纻歌是吴歌中的一种,以轻快婉转著称。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下令在苏州城外建一亭子,名百花亭,专备歌舞之用。白居易《和三月二十日题门》诗有“花时百戏来前街”句,可知此“白纻歌舞四时词”当指歌舞之事。又,《旧唐书·文苑传》载:“白乐天性滑稽善辩,喜谈谑,故与杭武襄交厚。”白居易自谓“性喜游乐,尤能辨别声律”。他喜欢在百花亭上赏花听曲,饮酒赋诗,其乐融融。
“人生春睡要足时”,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人也应该像大自然那样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海波可乾山可移”,这两句写自然之美。海枯石烂,山移海竭,自然之美是不可言说的。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海、山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自然景观的永恒美。
“珠宫宴罢晓星出”,这句写宴会结束。珠宫:指皇宫。这里比喻皇帝的居所。珠宫宴罢,说明宴会已经结束。晓星出:指天刚亮时,星星出来了。
“不是天上无鸣鸡”,这两句写鸟啼。鸣鸡:指报晓的公鸡。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公鸡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界生物的自然美。
“昨来坐朝到日落,君王何曾一日乐”,这两句写君王的烦恼。坐朝:指君王上朝。昨日坐朝一直到天黑,君王何时快乐过啊?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君王的忧虑和烦恼。
“上林平乐半苍苔,桃花又去杨花来”,这两句写春天的景色。上林:汉宫名。汉武帝刘彻曾建上林苑于长安西南,周围有二十余里。平乐:指上林苑中的平乐观。苍苔:指长满青苔的小草。桃花:指盛开的花朵。这两句写春天的景色。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答案】
译文:春天来了,我闲适地在百花亭上赏花听曲,喝酒吟诗,享受生活的乐趣。海枯石头空,山移海水干,天地间自然美景是永恒的。珠宫宴罢晓星出。不是天上无鸣鸡,公鸡一叫,太阳就出来了。昨天坐朝直到天黑,君王何时快乐过啊!上林平乐半苍苔,桃花又去,杨花又来。赏析:此诗写春游之乐,借春游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春天来了,我要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颔联承首联展开议论说理,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颈联写春夜的景色,以反衬春夜的寂静。尾联写春日的景色,以反衬春日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流畅,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