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肉。
老夫腊里来都梁,饤坐那得马乳香。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曲车口流涎。
【注释】
初食太原生蒲萄:第一次吃到的是太原产的新鲜葡萄。
十二月二日:农历十二月初二。
淮南蒲萄:指安徽淮南的葡萄,八月成熟,味酸。
干:晒干的意思。
淮北蒲萄:指安徽淮河以北的葡萄,十月熟,味甜。
羓(zhǐ):干肉,即葡萄干。
都梁: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饤(dìn):把食物切成小块或花朵形状陈列于盘中,形容酒宴上丰盛的食物。
马乳香:一种珍贵的香料。
龙须:葡萄藤的细长枝条。
玄珠肥十倍:指葡萄的果实肥大而甘美。
隆冬压架无人摘:指在寒冷的冬天,葡萄架下也不会有人摘取葡萄。
玉盘一朵直万钱:形容葡萄贵如玉盘。
倾盖:倒车交谈。比喻结交朋友。
忘年交:指彼此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道逢曲车口流涎:在路上遇到卖糖葫芦的小贩,嘴里流口水,馋涎欲滴。
曲车:古代的一种有装饰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葡萄的描写,抒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写吃葡萄的情景。“初食太原生蒲萄时”说明这是初次品尝到新鲜的太原产葡萄。“十二月二日”,点明是在冬季。“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两句,先以淮南葡萄为宾,说它的酸味,再以北方葡萄为主,说它只能生吃,不能晒干。这样一主一宾,突出了北方葡萄的甘甜,也写出了诗人对北方葡萄的独特感受。
颔联写北方葡萄的特点和品质。“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肉”两句,以淮北葡萄为例,说明其味甜而无味,所以只好做葡萄脯了,没有一点肉味。这一联与前两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北方葡萄的特点。
颈联写葡萄的美味可口。“老夫腊里来都梁,饤坐那得马乳香”两句,写自己来到都梁品尝葡萄的情景。“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两句,既赞美了葡萄的美味可口,又写出了葡萄的外形特点。
尾联写葡萄的珍贵难得。“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两句,既写出了葡萄的外观特点,又写出了葡萄的美味可口。“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两句,既赞美了葡萄的美味可口,又写出了葡萄的珍贵难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