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注释】

  1. 肩舆:轿子或马车。
  2. 地志:地理志,记载各地的山川、草木等。
  3. 青册:古代用来记录重要事件的书籍。
  4. 千长松:形容山高,有千层松树。
  5. 万绝壁:形容山峰陡峭,有无数绝壁。
  6. 观山不知名:形容对山的形态无法用言语描述。
  7. 披志失山色:形容在欣赏山景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8. 行行(háng)问不住:形容在行走间无法停止脚步,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9. 一一渐可识:形容逐渐可以识别山的形状和特点。
  10. 何代五老人:指五位仙人登上庐山的故事。
  11. 登峰化为石:形容五位仙人的传说已经化为石头。
  12. 年龄今几春:形容时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13. 天赐五玉乳:比喻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14. 渊明:指陶渊明,他的诗作《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
  15. 石上印耳迹:指陶渊明在庐山隐居时留下的印记。
  16. 逸少:指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曾在庐山养过鹅。
  17. 养鹅池:指王献之养鹅的地方。
  18. 藓花:指苔藓上的花。
  19. 鹤鸣南天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如鹤鸣般清新。
  20. 龟拜北斗白:形容乌龟向北斗星行礼的场景。
  21. 栖贤缘不浅:指与贤人交往的机会不多,但缘分很深。
  22. 月枕借云席:形容夜晚在云端之上休息的景象。
  23. 万杉与开先:指庐山的万杉林和开先寺。
  24. 弄泉碎珠璧:形容泉水清澈如珠玉般美丽。
  25. 病眸贪穷眺:形容眼睛因为疾病而感到疲劳,但仍贪婪地观赏景色。
  26. 趼趾怯周历:形容脚底板因长期行走而变得粗糙,害怕走远路。
  27. 同游多俊人:指与众多才俊一起游览的人。
  28. 淡话半禅伯:形容谈话内容轻松愉快,像是禅宗大师的话语。
  29. 兹来殆天假:意思是这次来访仿佛是上天的恩赐。
  30. 不尔岂人及: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31. 归船载晓星:形容清晨的船只装载着星星归来。
  32. 回首两相忆:形容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遍游庐山并与其众多才俊一同游览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庐山的壮丽风光和诗人的心境。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