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清堂上初相识,君如玉树逢春碧。滕王阁下重相从,君如天骥追秋风。
九州四海王鲁公,有子不减汉八龙。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
笋班小试云霄步,州麾妙琢湖山句。君不见西京韦家父子间,阿成官职似阿贤。
皇朝吕家也不恶,大申小申相后先。看君一武超韦吕,奄有龟蒙再封鲁。
【注释】
寅清堂上初相识:在朝廷的寅清堂,第一次与王用之相见。
君如玉树逢春碧:像美玉一样的树木遇到了春天。比喻才子遇到了明主。
滕王阁下重相从:滕王阁是唐代著名的胜景,王用之于此处重聚。
君如天骥追秋风:你像骏马一样,驰骋在秋天的风中。比喻有远大的志向。
九州四海王鲁公:王鲁公是王用之的父亲,这里代指王用之。
有子不减汉八龙:你的儿子才能不亚于汉朝八位杰出的人才。
君才况是廊庙具:你的才能足以担当国家重任。
登庸衣钵亲分付:你将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代名臣。
笋班小试云霄步: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同站在云端一般。
州麾妙琢湖山句:你为地方官治理湖山,政绩卓越。
奄有龟蒙再封鲁:你最终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鲁国的国君。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王用之及第的诗。全诗四联,每联都紧扣王用之及第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美好祝愿。
首联“寅清堂上初相识,君如玉树逢春碧”,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寅清堂上,诗人与王用之初次结识。随后以玉树逢春碧比喻王用之才情出众,如同春天里的玉树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
颔联“滕王阁下重相从,君如天骥追秋风”,继续赞美王用之,他在滕王阁下重逢,犹如天骥追赶秋天的风。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王用之重逢的喜悦之情,又巧妙地以滕王阁和秋风为喻,赞美了王用之的才华与风采。
颈联“九州四海王鲁公,有子不减汉八龙”,进一步赞扬了王用之的家族背景。这里提到王鲁公是九州四海的诸侯王,而儿子王用之则不逊色于汉代八位杰出的人才。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王用之家族背景的认可,又突出了他儿子的优秀品质。
尾联“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直接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祝贺王用之及第。诗人认为王用之具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因此希望他能够在朝廷中担当重任,继承父辈的衣钵。这一句既是对王用之及其父亲的肯定,又是对他未来前途的祝福。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赞美王用之的才华、家族背景以及即将到来的官职,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同时,诗歌也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