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
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
虽经夜来雨,末必有许功。
云师挈众巉,置在蓝水中。
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
不然近秋衰,那得还春容。
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
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
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
翻译:早上醒来走出竹制小屋,看到的是另一座山峰。
注释:“蓬户”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这里用来象征作者简朴的生活或隐逸的生活态度;”隔水峰”可能意味着从外面看,这山仿佛与世隔绝,独立于其他山峰之外。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通过变换视角来表现自然之美。
第二句: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
翻译:仔细观察,那依旧是那座山,但颜色与昨天大不相同。
注释:“旧山”暗示着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比,”昨”指过去的某一天。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悟,强调即便在相同的环境下,时间流逝也带来了变化。
第三句:虽经夜来雨,末必有许功。
翻译:即使昨夜下过雨,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注释:”末”通”没”,意为没有。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是自然界的力量,也无法改变事物的本质。
第四句:云师挈众巉,置在蓝水中。
翻译:云师傅领着众山,被放到蓝色的海水中。
注释:“云师”在这里可能是比喻天空中的云朵,”挟”是携带的意思。
赏析:通过拟人化手法,将云朵比作具有引导作用的存在,而将山峰置于海洋之中,形象地描述了山峰与云朵的关系。
第五句: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
翻译:沙子和泥土都变得绿油油的,草和树增添了一抹生机。
注释:“沙土俱绿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葱”则形容草木的颜色鲜绿、茂盛。
赏析:此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通过对颜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第六句:不然近秋衰,那得还春容。
翻译:如果不是因为秋天的到来,怎么会有春天的面貌?
**注释:”秋衰”指秋天的景象,”春容”指春天的景色。
赏析:这句诗以反问的方式提出疑问,强调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以及季节变换给大自然带来的美丽。
第七句: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
翻译:这种意境非常深远,想要以此启发诗人们的灵感。
**注释:”调诗翁”可能是指激发诗人们的创作灵感。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希望借此影响他人,激发创作的热情。
第八句: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
翻译:判断需要一句话,可惜这句话不够精彩。
**注释:”语”指言辞,”索”意为寻找,”一语”即一句简短的话。
赏析: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言辞艺术的追求,认为简洁有力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
第九句: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翻译:虽然能够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但比不上大自然本身的色彩浓厚。
**注释:”语工”指用词华丽,“山色浓”指山的色彩浓郁。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即使在语言上再精致也难以比拟自然的真实与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