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注释:
- 一径雨苔深:一条小路因雨水而长满了苔藓。
- 新居雅称心:新居环境优雅舒适,符合心意。
- 天花飘昼讲:天空中的云朵像花朵一样飘散,如同白天的讲学。
- 池草伴春吟:池边的草丛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长,伴随着吟唱的声音。
- 施食山禽下:施舍食物给山上的鸟儿,表示对它们的关爱。
- 题门野客寻:门口的野客前来寻找。
- 此中堪宴坐:这里适合悠闲地坐着品茶谈笑。
- 何必在双林:为什么一定要去双林寺呢?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对一位名叫伦上人的住所所作的赞美。首联“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描述了新居周围环境的幽静与雅致,雨后的小路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显得更加幽深。第二联“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则描绘了伦上人在白天进行讲学的场景,以及池边的花草伴随着春天的歌声一同生长。第三联“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表达了对山禽施食的慈悲以及对来访野客的欢迎。第四联“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这里就足以享受宴席的乐趣,并不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整首诗通过对伦上人新居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