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门有翼,羽卫斯陈。
山龙衮冕,律度声身。
峨峨奉璋,肃肃九宾。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译文】

太常奏《理安》乐章三十首,皇帝南郊之前一日在太庙朝飨,演奏《理安曲》,迎神。

应门有翼,羽卫斯陈。

山龙衮冕,律度声身。

峨峨奉璋,肃肃九宾。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天子祭祀天地、宗庙时的情景。

“应门有翼,羽卫斯陈”,诗中说,应门的两边有翅膀装饰的门扇,羽卫已经陈列好了。羽卫指的是羽葆,羽卫之陈表示天子出行时仪仗队排列整齐,护卫着銮驾。

“山龙衮冕,律度声身”,“山龙”指衮服上绣有蟠龙纹的山形图案,“衮冕”则是指帝王所戴的王服。《汉书·礼乐志》:“《雅》《颂》异声而同音,《诗》一云而三颂。”《诗经》中的“颂”,指的就是《周颂》、《商颂》、《鲁颂》等。这里说的“律度声身”即指《周颂》中的乐舞。

“峨峨奉璋,肃肃九宾”,“峨峨”形容人庄重严肃的样子,“奉璋”是指捧着圭璧。圭璧是古人祭祀天地、祖先时所使用的玉器。“肃肃九宾”是指诸侯前来会盟时,使者和宾客的礼仪。古代的外交活动中,使者来时,要由国君亲自迎接;宾客到来的时候,要派大夫去接应,所以叫做“九宾”。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祭天、祭地、祭祖时的盛况。通过描绘仪仗的威武、音乐的庄严,以及祭祀活动的隆重,展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民族繁荣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