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之西我所家,结亭新借白鸥沙。
旋移骚国春风木,满种陶篱晚节花。
陪客常留煨芋火,课儿频煮读书茶。
清波迥与黄尘隔,一笑人生自有涯。

涧水之西我所家,结亭新借白鸥沙。

旋移骚国春风木,满种陶篱晚节花。

【注释】“结亭”即建亭子,这里指诗人建了一个小亭子;“骚国”指汉末文人阮籍,他经常在竹林中饮酒,所以后人称竹林为“骚国”;“春风木”即柳树,古人以柳为贤人的象征,此处指诗人的居所;“陶篱”即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曾三次出任彭泽令,都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职归隐。后来人们把归隐者称为“陶公”,这里指诗人的居所;“晚节花”指陶渊明晚年的诗风,如《归去来兮辞》等。

陪客常留煨芋火,课儿频煮读书茶。

【注释】“煨芋火”是一种简单的烹饪方法,即将红薯放在炭火上烤制;“课儿频煮读书茶”是指孩子们经常被教导要勤奋学习,就像烧水泡茶那样需要用心去煮。

清波迥与黄尘隔,一笑人生自有涯。

【注释】“清波”指的是清澈的水波,“黄尘”指的是黄色的尘土,诗人将两者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清新、远离世俗的向往;“一笑人生自有涯”意味着人生有限,但只要我们能珍惜每一个瞬间,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写诗人居住在风景优美的山水之间,结亭新借白鸥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颔联则通过对比诗人的居所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表达了他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陶渊明晚年诗风的喜爱;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情景;尾联则通过对人生哲理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有限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而成为传世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